港股IPO新規落地,會帶來哪些變化?如何應對?
更新日期:2025-08-05 19:23:08


8月1日,港交所就優化首次公開招股市場定價及公開市場規定的咨詢文件刊發咨詢總結(以下簡稱“新規”),新規已于8月4日正式生效。

新規有哪些變化?哪家歡喜哪就愁?如何應對?

1、機構投資者話語權上升:初始建簿配售部分不少于40%

新規規定,發行人將首次公開招股時初步擬發售股份的至少40%分配至建簿配售部分。建簿配售即除基石外未認購的配售部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錨定”,主要是機構投資者和合格投資者。對于機構投資者來說,他們在定價中更有話語權,可以憑借其專業能力使定價更加合理,且設立最低分配比例使機構投資者參與度更高,積極性也將得到有效提升

對于散戶投資者來說,一方面可以得到新股更合理的定價,降低新股上市股價的波動和破發風險;另一方面,公開分配比例下降會導致散戶投資者打新中簽難度增加,競爭更加激烈,散戶打新進入“狂卷時代”

對于發行人來說,在發行過程中,吸引機構投資者參與成為重點;機構投資者通常擁有更強的研究實力,會給予更合理的定價,公司需要以實力說話,以獲得更好的估值。


2、原來的基石可能轉為錨定參與認購:基石比例的上限為50%或55%


港交所決定保留現有的基石投資六個月禁售期規定。港交所表示,新規給基石投資比例間接設立了上限,因此,一定程度上減低了禁售期屆滿時股價的拋壓。


基于初始份額的40%以上需分配給錨定、5%或10%給公開,間接決定IPO基石投資者的認購比例上限為50%或55%。


新規下,錨定投資者獲配份額更有保障了,而且買賣自由、沒有禁售要求,這些機構可能會更傾向于作為錨定投資者參與新股。



因此,未來原先計劃通過基石認購的投資者可能會轉向以錨定投資者參與投資,

基石比例可能會下降


基石比例下降將增加新股的實際可流通量,提升股票流動性。在市場表現不佳時,發行人傾向于引入更高比例的基石投資者,這部分股份有6-12個月的禁售期,可增加IPO發行及上市后市值管理的成功率,但其負面影響是,基石解禁時因流通股大幅提升,可能引發股價巨幅波動。

以上內容由 AiPO.MYIQDII.COM 自動生成,不作為交易依據,更多詳情請進入AiPO數據網或下載捷利交易寶App查看。

相關標籤:   AiPO数据网

本網站所刊發、轉載的文章均來自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請在轉載有關文章時務必尊重該文章的著作權,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網站支持 aipo@tradego8.com 業務聯繫 vincentzhuang@tradego8.com AiPO數據網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轉載